男子个人计时赛赛场盛况
女子个人计时赛赛场盛况
最终,男子组中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彭康晟以7分34秒58的用时强势夺冠,均速43.56kph,而北京理工大学的董建奇和北京体育大学的李泰元分获二三名。北大车队的段明宇、甘景涵、钟毅、区涵予、吴敬一、杨亦宽分获第6、11、13、14、16、31名。在女子组中,来自北京大学的吴芷婧、杨汇盈、王晓萱三人包揽前三,张靖琦获第10名。
个人计时赛颁奖
接下来进行的是山地男子组的比赛,选手们将先在公路上骑行半圈后进入山地环线,绕行三圈后冲线。山地环线超车条件不利,因此进入山地环线的卡位十分重要,随着鸣笛开赛,集团前方立刻开始了对位置激烈的争夺,将速度拉扯至近40kph,中国农业大学的潘正南、北京体育大学的吴浩冉等人先后发起进攻,试图利用公路部分建立领先优势,而比赛的最大热门之一——北京大学校友,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谭永根选手则采取守势,以第二的位置进入越野路段,并在第一个技术点前超越早先进攻的吴昊冉开启单飞模式,并将优势保持到终点。最终栾明骏和臧振宁分获二三。北京大学选手杨锦逊获得第七名,关涛获第十二名,龙泉霖获得二十四名,韩申贤获第二十五名,校友韩泓波获二十名。
山地男子组赛场盛况
随后进行的女子山地组中,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彦彤获得第一,卫冕冠军大连海事大学的周金香获得第二,山东大学的庄储瑞获得第三。北京大学的选手蔡加琦获得第七,李蒋一遗憾未能完赛。
山地女子组赛场盛况
山地组颁奖及选手合影
计时赛和山地组比赛至此结束,在短暂的午间休息后,下午公路组的比赛紧接着开始进行。公路的赛道一圈长度2.5公里,具有复杂的连续弯道,对选手的无氧耐力、控车技术和对比赛时机的把握都有极高的要求。
首先进行的是8圈的女子组比赛。女子组一开始就开始了较高强度的领骑,在强力的筛选下,实力较弱的选手纷纷掉队,在第二圈结束后形成了稳定的第一和第二集团。北大车队的吴芷婧、杨汇盈、杨璐明和曾经北大车队的杨涵清予都稳稳地跟在8人第一集团后面积蓄力量。主集团平稳进入最后一圈后,中国农业大学的王一涵抓住时机开始勇敢进攻并成功拉开了10秒左右的差距,人数占优的北大车队虽然实力强劲但没有做出及时反应,而清华大学的刘芳晓自己从集团尾部开始追击,也与集团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最后一圈过半,由女子itt冠亚军组成的北大车队开始带领集团追击,并在最后的弯道追上了刘芳晓,并距离王一涵只有咫尺之遥。最后的一百米,王一涵勉力维持着领先优势,吴芷婧和杨汇盈开始冲刺,最终吴芷婧以0.6s之差未能反超王一涵获得亚军,杨汇盈则在终点线前超越刘芳晓取得季军。
公路女子组赛场盛况
公路女子组颁奖
接下来进行的男子公开一组中,南方科技大学的田源坤和山东大学的邓俊杰在比赛后程双人突围,成功拉大与后方集团秒差,最终两人先于大集团40秒到达终点,田源坤在终点前的小集团冲刺中夺得冠军,邓俊杰获得亚军;随后的大集团冲刺中,中国农业大学的黄子杰获得第三,北大车队的毕诚奥、葛昱辰和曹沛在集团中稳扎稳打跟随大集团冲刺夺得6、8、14名。
男子公开一组赛场盛况
男子公开二组中,清华大学的任桓达第一圈就开始勇敢突围,在5圈被大集团追上。随后在主集团的紧密盯防下,没有选手完成突围,比赛以大集团冲刺收尾。南方科技大学的吕晗熙击败所有对手夺冠,北京工业大学的钱嘉俊取得第二,北京大学的李一帆获得第三,早先突围的任桓达获得第七。
男子公开二组赛场盛况
第三组第一圈大集团前方就展现了极高水平,集团被拉成一条长线,部分车手实力不济在第二圈开始时发生了大集团的断龙,北京大学的季浩然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跳上第一集团,任致远被断在第二集团。随后第一集团不断甩开第二集团并持续拉扯,最终大集团冲刺北京建筑大学的任梓滔以较大优势获得冠军,季浩然稳定应对最终参与集团冲刺进入前十,任致远虽被断龙但努力拼搏在第二集团顺利完赛。
男子公开三组赛场盛况
第四组一发车就进入高速拉扯的模式,集团从第一圈开始就拉成了一条直线。在较高节奏的竞争中第一集团逐渐缩小,北京建筑大学的于小湖通过机警地进攻在倒数第二圈开始单飞,最终将优势保持到最后夺得冠军,随后的集团冲刺决出了2-8名。北大车队的钟毅没能够扛住前期的拉扯,但随后在小集团一直努力跟住,并在最后一圈尝试拉扯进攻,在最后的小集团冲刺领先进入前十。
男子公开四组赛场盛况
随着四组公开组结束,交流赛进入真正的高潮——男子公路精英组。精英组的选手展现了极强的整体技战术实力,一直有个人突围与集团追击的戏码。其中,北京大学的韦浩文在第三圈选择进攻,在集团前面领先秒差最大达到了20秒,随后集团发力最终2圈后被追回。追回韦浩文后北理工的董建奇随即发动进攻,后者是男子itt的亚军,然而大集团没有过早地进行反应。随着突围越走越远,集团中的itt冠军、北体大的彭康晟开始带领集团追击,在2圈后追上了董建奇。随着比赛进行,集团对每一个弯道的处理逐渐熟稔,节奏也越来越快,虽然没有形成有效的突围进攻,但不断有车手尝试拉扯为最后的进攻积蓄力量。经过北体大选手几次佯攻后,主将彭康晟在第11圈成功发动决定性的进攻进入了他熟悉的 itt 模式,他以每圈8-10秒的优势逐渐扩大着领先优势,大集团在实力的差距和北体大整体控场的情况下没有能够迫近差距,最终形成大集团冲刺。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程16圈的高强度竞争中,选手们难免记错圈数,因此在进入最后一圈时发生了令人捧腹的乌龙庆祝场面:董建奇以为进入冲刺圈,提前开始冲刺并进行了庆祝,随后发现乌龙只能退回集团准备最后一圈的冲刺。最后彭康晟以接近40秒的大优势取得精英组的冠军,随后北体大的陈威锦、赖兆丰在集团冲刺中取得前两名,北体大包揽前三,北大车队在前期突围的韦浩文在集团冲刺获得了第9名。
男子公路精英组赛场盛况
晚上20点,北大车协工作人员结束了所有工作,举杯共同庆祝交流赛圆满闭幕。从24年年底的五位筹备组成员,到25年3月的近三十位工作组成员,再到5月9日的近百位志愿者;倒计时从六个月到三个月再到最后的72小时,交流赛从一个遥远的梦、一个脑海中的概念,渐渐具象为两次大前站的考察、负责电脑里修修改改无数次的文档,最后化为赛道上的拱门与两旁的铁马、休息区的帐篷与救援点的急救包……是每一位参与交流赛筹备的车协与车队成员用自己的汗水、坚持和毅力支撑起整场比赛,与全国高校车协的车手的骑行生涯紧紧交织,共同汇入中国高校自行车运动历史的洪流。我们相信,交流赛只有北大车协能办,只有北大车协能办好,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交流赛,不是几个人的交流赛,而是团结起协会的全部力量,属于每一个人的交流赛。
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剪影
十八届办赛,今天的规模和成就离不开协会成立三十年来车协会员和前辈的拼命付出和深厚积累,同时也离不开业界的大力支持和各高校的热情参与,感谢所有支持本届北大赛的赞助商朋友们。
文案 | 支原体 咋肥四鸭
排版|双柚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